close

最近迷上了東野圭吾的書,內容細緻到邊看邊在腦袋裡演電影,一拿起書就看到忘記時間。

先後看了【夢幻花】和【徬徨之刃】,不一樣的題材,同樣絲絲入扣。

【徬徨之刃】大概是說父親未遭受性侵殺害的女兒復仇,雖然知道殺人是犯法的,但身為父親,仍舊想親手殺了傷害女兒的兇手。

讓我想起一件社會案件,年幼的小孩在街上遭人殺害,而且是以極度殘忍的方式,但孩子的父母出乎意料的並不想讓兇手伏法,反而想多了解兇手的家世背景及成長過程,

換作是我,不知道我會怎麼選擇???

面對摯愛的慘死,或許我也會想書中的父親一般,想為摯愛復仇,但我有這個勇氣殺人嗎?我能接受其他家人須背負殺人犯家屬的污名嗎?

我現在沒有答案...

另外一個值得探討的是「未成年犯罪」的議題,法律保護未成年人,認為其心智發育尚未成熟,對事無法做出正確妥善判斷,刑罰上也較成年人來得輕,

然而未成年人在做出犯罪行為前,真的是無法判斷的嗎?

我持懷疑態度。

或許未成年人會因為處事經驗不多而影響判斷,但我不認為完全無法判斷行為的對錯,但法律確實如此訂定。

我一直認為「法律是保護懂法律的人」,正義不見得可以獲得伸張,有罪的人不見得會得到應有的處罰,當不公不義的事情多了,恐會引發「非法正義」的出現,

因為循正當管道沒用,大家只好另尋他路,書中的父親就是因為知道未年成人不會判重罪,發誓要用自己的方式替女兒報仇。

「非法正義」越來越多,社會更加動盪不安,那法律的功能到底是什麼???我不是懂法律的人,無法在此多做著墨。

看完這本書,內心相當彭湃,是一本帶有許多值得深思議題的書,不同年紀看,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venene4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