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印記 第一部:秘密與審判
作者:愛麗絲‧博德威
譯者:章瑋
出版社:青林國際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我想先說說看到這本書書名時的印象,「印記」,可以是有形或無形,我原先預設的是無形、在內心存在的印記,但實際閱讀後發現作者所描述的是有形的,而且是法律規定一定要刻畫在皮膚上,每個印記帶著不同的意義,也存在不同的故事。
人死後去了哪裡?沒有軀體,靈魂存在嗎?你相信死後還有另一個世界嗎?
聖石鎮的居民深深相信,人死後雖沒有軀體,但靈魂是以另一種方式存在,為了檢視自己的一生是否活得精采,也讓家人有個念想,刺在身上的所有印記會被剝下製成生命之書,並由政府單位辦理靈魂秤重儀式,確定一生是有價值的就能讓家人帶回。看似簡單的過程,但對逝者及家人來說卻有著重大的意義,也攸關整個家族的榮耀,所以全鎮的人都很慎重看待。
從出來到死亡,除了官方印記之外,也能自己選擇想要的印記。出生印記、職業印記、婚姻印記及家庭樹等官方印記,除了婚姻印記刻在較為隱密的部位之外,出生和職業印記都在明顯可見的部位,藉由印記就能大概了解這個人的背景,而擁有解讀能力的人更能透過解讀深入他人的故事。
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是個「解讀師」,可以透過印記了解背後的故事及擁有者內心的世界,這是僅從表面所無法理解的,對我來說,能夠分享他人的生命故事,是非常難得也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不過,若是立法規定大家都必須要在皮膚上刻畫印記,選擇不刻畫的就將成為異類,甚至是反叛者。我可以理解每個國家、城鎮都有自己的背景和立法沿革,我也予以尊重,只是像刻畫這樣可能會造成身體傷害的事是否能給予更多的彈性和選擇,而不是強硬規定大家必須遵守,硬是將居民分成兩類人,直接或間接引起雙方的敵視。這讓我想到「飢餓遊戲」,為了讓大家記得滅國的恥辱,每年都會舉辦「飢餓遊戲」,強迫12區推派一男一女在管制區內進行廝殺,雖是抽籤選出代表者,但越是貧窮的人機會就越大,這樣的制度真的公平嗎?我個人是持反對意見的。一旦使用「強制」手段,勢必就會有人反對,在歷史上是屢見不鮮的,而我們能生活在民主法治的國家是如此的幸福。
突然發現自己相信的一切原來都建築在謊言之上,釋出善意及伸出援手的人原來也只是測試忠誠的一枚棋子,「我到底是誰?」的疑惑充滿內心,熟知的一切都崩壞,如何找回自己存在的價值是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我很期待後續的故事,希望能認識更多不同的職業類別。
奈奈 2020.04.13